买卖民币矿机款,何人支付支付为败诉能退纠纷却要
记得2021年那波疯狂的币圈牛市吗?无数怀揣发财梦的新手排队入场买矿机,现在回头看,那些投资决定可真是让人捏把汗啊!最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:2021年4月有位投资者用USDT买了87万的矿机,结果2023年8月二审判决出炉,原告反而败诉了。这事儿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:投资方式不同,法律后果天差地别。
一、案件背景:从胜诉到败诉的反转剧
这个案子特别有意思。原告老张(化名)在2021年4月跟矿商签了托管协议,用127008枚USDT(当时相当于87万人民币)买了3P算力。结果矿商只给了800T算力,还没用多久就停摆了。老张气不过,在2021年9月就把矿商告上了法庭。
有意思的是,一审老张胜诉了,法院判矿商退还87万人民币。但矿商不服上诉后,二审却来了个180度大反转——改判矿商胜诉!这就像踢足球90分钟1:0领先,补时阶段却被判了个点球反超,你说憋屈不憋屈?
二、核心争议:USDT到底能不能折算人民币?
这个案子最关键的点就在于:虚拟货币在法律上能不能换算成人民币?一审法官觉得可以,毕竟矿商自己都在聊天记录里承认USDT值87万人民币。但二审法官却认为这样做就是在变相支持虚拟货币交易,违反了国家政策。
我举个通俗的例子:这就好比你去国外旅游,用人民币跟当地人换了外币。回国后你要把钱要回来,法院可能判对方还你人民币。但如果这个外币是比特币、USDT这类虚拟货币,法院很可能就不认账了。
三、案件启示:这些坑你可千万别踩
从这个案件中,我总结出几个特别重要的投资警示:
第一,付款方式决定维权成败。如果用人民币支付,维权时退款的可能性就大得多。但用USDT这类虚拟货币支付,一旦出问题很可能血本无归。
第二,政策时间节点很重要。2021年9月3日是个分水岭,之前的挖矿合同和之后的合同在法律上待遇完全不同。
第三,合同履行情况常被忽视。这个案子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,法官都没好好调查矿商到底履行了多少合同义务。这就好比租房纠纷,房东只给了你一半的房子住,法院却不关心这个事实,只纠结你付的是不是人民币。
四、给投资者的实用建议
如果你不幸遇到了类似情况,记住这几个维权要点:
1. 主张合同有效:别被"挖矿合同无效"的判例吓住,最新政策其实给出了更细致的判断标准。
2. 要求返还虚拟货币:如果当初是用USDT支付的,就要求返还USDT,千万别要求折算人民币。
3. 保留所有证据: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合同履行情况都要保存好,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武器。
说实话,这个案件反映出当前虚拟货币监管还有很多模糊地带。作为投资者,我们既要把握机遇,更要防范风险。毕竟在币圈这片"狂野西部",规则经常在变,稍不留神就可能踩雷啊!
(责任编辑:教程)
-
说实话,看着美股一路高歌猛进,我这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觉得不可思议。美国股市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,明明已经吃撑了,还能继续往嘴里塞蛋糕。最新的MSCI美国指数市盈率已经飙到23倍了,这可是25年来最夸张的溢价水平。记得上个月和华尔街的几个老友吃饭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市场完全不顾传统估值逻辑,越是贵的股票越有人抢着买。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,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... ...[详细]
-
说真的,这两年最让我兴奋的莫过于Web3的崛起了。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了5年的老韭菜,我亲眼见证了这个领域的野蛮生长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真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的Web3项目,它们可不只是简单的投机标的。1. Arweave:数据永久存储的颠覆者还记得去年Arweave和Meta合作的消息爆出来那天吗?我的朋友圈直接炸了锅。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早期的Dropbox,但比Dropbox更酷的是它利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经历过几轮牛熊周期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的市场氛围确实不一样。记得2017年那会儿,大家还在讨论比特币能不能突破1万美元;2021年牛市时,DeFi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而现在,我们正站在一个可能是最后一次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的十字路口。市场风向正在悄悄改变最近的市场变化很有意思。美联储按下加息暂停键后,整个金融市场就像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特别是看到那些华尔街投行们开始下调未来加息预期时,我... ...[详细]
-
嘿朋友们,又到了我们每周的市场盘点时间。这周的市场真是热闹非凡,特别是山寨币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活跃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那些传统的POW(工作量证明)项目倒是表现得相当佛系,让人不禁思考:这是暂时的调整,还是市场偏好的根本转变?借贷市场:MakerDAO与Aave的最新动向先说MakerDAO,他们家的RWA(真实世界资产)规模这周出现了明显下滑,从30多亿降到了29.75亿美元。这让我想起上周跟几个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,昨晚的直播简直太值了!你们猜怎么着?我们精准地在以太坊最低点1553美元抄底,现在最高冲到1593美元了!40个点的利润稳稳落袋,那种感觉就像中彩票一样爽。这波操作有多赚?让我来算笔账:如果你跟着我操作100手,轻轻松松就赚了4000美元。不得不说,最近的市场简直像是给我们送钱一样。每天上千点的波动,抓住机会就是赚啊!我记得昨晚直播时还在跟大家说:"别看现在跌得凶,这就是抄底的好机会",结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比特币的周线走势,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。这个波浪趋势指标就像一部时光机,带我们回顾了过去几年市场的重要转折点。记得去年比特币跌破2万美元时,我就在文章里反复强调这是个中长线建仓的好机会。现在回头看,那些敢于在底部区域布局的投资者,现在应该都笑得合不拢嘴了。这个指标最神奇的地方在于,它就像比特币市场的体温计。当指标跌破-50时,往往意味着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。我翻看了历史数据,2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在DeFi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很少像现在这样兴奋。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我为什么强烈建议把Venus协议部署到以太坊主网,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个技术决策那么简单。以太坊才是真正的战场每次看到有人在其他链上搞DeFi,我都想说:兄弟,你这是在玩过家家呢!以太坊才是真正的金融中心,这里的流动性像长江黄河一样奔涌不息。想想看,18亿美金的TVL,1.3亿的稳定币供应量,这才是DeFi的"华尔街"该有的样... ...[详细]
-
每当我看到比特币价格又坐上过山车时,都不禁感慨:这个数字黄金的未来究竟会怎样?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,我见证了比特币从无人问津到全民热议的整个过程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对比特币未来的看法,可能跟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千篇一律的分析不太一样。区块链:不仅是比特币的根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我最早接触区块链是在2013年参加一个金融科技论坛。当时听到"去中心化"这个概念时,第一反应是:这不就是金融版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碰到一位老客户来店里理发,聊起他亲戚被骗的事。老人家拿着退休金投资所谓的"国家扶贫项目",结果血本无归。这让我想起去年轰动一时的"环球币"骗局,没想到受害者竟然高达70多万人!精心设计的"暴富"陷阱说实话,这种骗局套路并不新鲜,但包装得特别"高大上"。骗子方某给"环球币"披上了区块链技术的外衣,还编造了香港某集团背书的谎言。最要命的是,他设置了复杂的会员等级制度——投的钱越多,得到的"环球币"... ...[详细]
-
每当我的IT工程师朋友抱怨手机又卡顿时,我总会半开玩笑地说:"再等等,按照摩尔定律,下代处理器就该翻倍了。"这话虽是玩笑,却道出了科技产业50多年来最神奇的"预言"——摩尔定律。就像魔法师的水晶球,这个由英特尔传奇人物戈登·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观察,几乎准确预测了半个世纪的科技发展轨迹。芯片上的"人口爆炸"想象一下,1965年的集成电路上只能放下几十个晶体管,而现在一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塞进上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