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开源 > 么依考好结构化我们为什新思然看加密机会市场

么依考好结构化我们为什新思然看加密机会市场

2025-10-02 08:32:09 [研究] 来源:链动智选

这次2049大会我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参与方式——在办公室里泡茶会友。那张标志性的黄色小茶几见证了一场场深度对话,也消耗了我大量存粮:半桶茶叶、30瓶巴黎水、12听可乐、8杯酸奶、三瓶啤酒,还有差点过期的椰子水。这场私人沙龙式的交流让我获得了不少一线洞见。

项目方的真实生存现状

与投资组合的项目方长达1.5-3小时的深度交流中,我发现了几个有趣现象:首先,Web3项目正在悄然向传统市场渗透。有家数据公司成为彭博供应商,衍生品交易所被传统做市商接入,去中心化数据标注公司开始服务微软——这些案例都说明区块链技术正从边缘走向主流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说的:"Web3要成功,就得先学会和Web2大佬做生意。"

其次,国际化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。我亲眼见证一些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出海后,短短一年内取得的惊人进步。虽然在新加坡可能住不起豪宅,得挤食阁吃饭,但长期来看绝对值得。就像玩网游,总不能永远在新手村打转吧?

最让我惊讶的是市场两极分化。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个哑铃,两端是"纯韭菜"散户和"土豪"机构。那些还指望服务中小企业的项目,基本都在苦苦挣扎。有位前辈说得直白:"要么跪舔大B,要么收割韭菜,中间路线走不通。"

Web3突围的三大路径

与业内大佬们的彻夜长谈后,我得出几个关键结论:首先,期待Web3完全取代Web2的想法太过天真。这让我想起历史课上学的,既得利益集团从来不会主动革命。Web2巨头们牢牢掌握着利益分配权,除非新技术能让他们赚更多钱,否则变革谈何容易?

Web3真正的机会在于三个方向:第一是抢占Web2尚未形成垄断的赛道,比如开源社区和AI数据标注。有个做去中心化数据标注的项目让我印象深刻,他们解决了Web2时代的数据孤岛问题。第二是帮助Web2赚钱的领域,比如支付和游戏。第三世界国家在这方面展现出惊人潜力,YGG就是个典型案例。

第三类机会来自大厂被迫转型。比如Grab接入Polygon的案例就很有意思——用户可以用USDT充值,在生态内无缝使用。这种"温水煮青蛙"式的渗透,或许比正面硬刚更有效。

全球化视野下的新机遇

北美监管趋严导致人才外流,越来越多的项目方和基金选择将亚洲总部设在新加坡。这个小岛国凭借"不折腾"的营商环境和英语优势,正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。我常跟国内项目方说:就算不常住新加坡,也要经常来转转。

目前我们最关注的不是圈子内的技术内卷,而是如何打造能让圈外用户理解的基础设施。作为传统基金出身的观察者,我依然看好加密市场的结构化机会——特别是来自第三世界的用户和第一世界的资金。就像我常对团队说的:"区块链要真正成功,就得先忘掉'区块链'这三个字。"

(本文写于深夜航班,咖啡因作用下思绪万千)

(责任编辑:问答)

推荐文章
  • 香港加密市场再添新玩家:HKBGE申请交易牌照引关注

    香港加密市场再添新玩家:HKBGE申请交易牌照引关注 最近香港金融圈有个大新闻,一家名为HKBGE的公司正在申请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牌照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:这又是哪家新冒出来的机构?但深入了解一下,发现背后故事还挺耐人寻味的。HKBGE的来历其实很有意思。它是HKE Holdings Limited旗下的子公司,2021年4月才成立,在业内算是个"新人"。但别看它年轻,实力可不弱——旗下的HKBGE TSP Limited早在2021年... ...[详细]
  • Solana多头能否守住关键防线?一场22美元的攻防战正在上演

    Solana多头能否守住关键防线?一场22美元的攻防战正在上演 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发现Solana(SOL)最近的表现确实值得玩味。从我9月份开始记录的数据来看,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公链项目正在经历一场微妙的多空博弈。市场情绪正在悄然变化记得9月中旬的时候,SOL的价格走势还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,跌跌撞撞但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。但说实话,最近的价格回调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捏了把汗——25美元的防线就这么轻易被突破了。不过有趣的是,这种回调似乎并... ...[详细]
  • 深度解析:LDO与RPL的市场博弈,谁更值得投资?

    深度解析:LDO与RPL的市场博弈,谁更值得投资? 最近我在研究以太坊质押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Lido和RocketPool这两个头部流动性质押平台,虽然业务模式相似,但它们的代币经济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。作为一名长期跟踪DeFi市场的分析师,我想分享一些更接地气的观察。LDO:低价筹码的抛压之困记得去年底第一次深入研究LDO时,我就被它的解锁情况惊呆了。10亿的总量中,87.9%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了,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。特别是那些早期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或将迎来寒冬?深度解析2万美元关口的攻防战

    比特币或将迎来寒冬?深度解析2万美元关口的攻防战 作为加密市场的"风向标",比特币近期的表现让人既期待又担忧。说实话,在10月初的行情回暖后,我原本预计会有更强劲的反弹,但市场却像被施了定身咒,始终在狭窄区间内徘徊。这种横盘走势往往预示着暴风雨前的宁静,就像2017年和2021年大行情前的酝酿期。历史会重演?2019年的市场镜像知名分析师Rekt Capital最近的观点让我陷入深思。他指出了当前市场与2019年的惊人相似性:同样是窄幅震荡,同样... ...[详细]
  • Layer2:区块链世界的高速公路究竟有何玄机?

    Layer2:区块链世界的高速公路究竟有何玄机? 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"Layer2"这个词时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但随着深入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,我才发现这个概念简直就像是为解决区块链"堵车"问题量身定制的创新方案。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条"高速路"?想象一下,比特币网络就像是一条单行道的主干道(Layer1),每秒钟只能通过7辆车(交易)。高峰期时,大家都在排队等着上链,手续费水涨船高,用户体验可想而知。这就是区块链世界著名的"不可能三角"困境——去... ...[详细]
  • 灰度ETF裁决倒计时:SEC的十字路口会如何影响加密市场?

    灰度ETF裁决倒计时:SEC的十字路口会如何影响加密市场? 时钟正在滴答作响,SEC面临着关键抉择。10月13日这个期限将至,监管机构必须在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对灰度胜诉案采取行动,否则就将被迫直面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——批准或继续拖延灰度将GBTC转换为现货比特币ETF的申请。说真的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监管动态的分析师,我发现这个案例特别耐人寻味。SEC多年来一直用各种理由阻挠现货比特币ETF的推出,但这次他们在法庭上栽了个跟头。虽然市场普遍预期S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比特币沉睡时,资金都去哪儿了?

    当比特币沉睡时,资金都去哪儿了?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比特币市场的资金流向,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。说实话,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在看一场慢动作的金融市场大片——大家都在观望,谁都不愿意先出手。沉睡的巨人你知道吗?现在有超过1480万枚比特币躺在钱包里睡大觉,这些"睡美人"在过去5个月里就一动不动。这个数字占了总量的76%以上!想象一下,每4枚比特币里就有3枚正在"冬眠"。这让我想起2018年熊市时的情景,那时候比特币也是这么懒洋洋的。更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市场现聪明钱身影:长期投资者悄然布局暗藏玄机

    比特币市场现聪明钱身影:长期投资者悄然布局暗藏玄机 最近比特币市场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当短线投机者忙着抛售套现时,那些真正的"老狐狸"却在默默吸筹。这不禁让人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当别人恐惧时贪婪"。过山车行情背后的市场博弈这个月的比特币走势简直就像坐过山车。月初气势如虹地冲上28,500美元高点,正当散户们欢呼雀跃时,价格又急转直下回落到27,000美元附近。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:每当价格跌破27,100美元时,总会出现一股神秘买盘。现在... ...[详细]
  • 香港稳定币新政:KYC不是终点 而是巨头游戏的开始

    香港稳定币新政:KYC不是终点 而是巨头游戏的开始 在香港金融圈里混了这么多年,我不得不说这次的稳定币新政来得既突然又在情理之中。2025年8月即将实施的这套新规,就像在香港金融市场的数字资产领域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。核心就是两条:实名认证(KYC)和牌照申请,但这简单的两条线背后,却是一场行业大洗牌。监管的手术刀:精准切割的市场重构记得上周和几位老友在金钟的咖啡厅闲聊,大家都在感叹:这次香港金管局出的招真是够狠的。《稳定币条例》一出,顿时把市场分成... ...[详细]
  • 东西方交汇处的区块链盛宴:伊斯坦布尔BlockchainX大会即将启幕

    东西方交汇处的区块链盛宴:伊斯坦布尔BlockchainX大会即将启幕 10月的伊斯坦布尔秋意渐浓,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微风轻拂着这座横跨欧亚的历史名城。就在这样一个充满魔力的季节里,区块链领域的先锋们即将齐聚哈利奇国际会议中心,参加10月21日至22日举办的BlockchainX伊斯坦布尔大会。星光熠熠的参会阵容说实话,我参加过不少区块链会议,但像BlockchainX这样汇聚了全球顶级玩家的还真不多见。微软土耳其的掌舵人Levent Özbilgin、Ava Labs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