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论坛 >>正文
孔卡块链一货币观察从穿位老到区人的加密
论坛73311人已围观
简介说起科技进步的轨迹,我父亲这个老IT人绝对有发言权。1979年他在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时,整天面对的可不是现在的触屏电脑,而是成摞的穿孔卡片。那时候连互联网这个概念都还没成形,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会发展成现在这样?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史记得有次和父亲闲聊,他回忆起80年代中期之前,根本没有"互联网"这个统一的说法。那时候更像是诸侯割据——银行有自己的网络系统,高校搞自己的教育网,企业则在搭建内部网络。直到后... ...
说起科技进步的轨迹,我父亲这个老IT人绝对有发言权。1979年他在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时,整天面对的可不是现在的触屏电脑,而是成摞的穿孔卡片。那时候连互联网这个概念都还没成形,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会发展成现在这样?
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史
记得有次和父亲闲聊,他回忆起80年代中期之前,根本没有"互联网"这个统一的说法。那时候更像是诸侯割据——银行有自己的网络系统,高校搞自己的教育网,企业则在搭建内部网络。直到后来TCP/IP协议逐渐统一江湖,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诞生。
有趣的是,当年的科技巨头们可没少打小算盘。微软、IBM这些公司都想打造自己的"围墙花园",要不是开源运动和标准化协议的崛起,我们现在上网可能还得像选运营商一样选择网络服务商。
加密货币的"重蹈覆辙"
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发展,简直和当年的互联网如出一辙。各种公链就像当年的局域网,都在争着制定自己的标准。以太坊、Solana这些项目,不就是当年Novell、AppleTalk的翻版吗?
不过区块链有个独特优势——原生代币经济模型。这让底层协议首次具备了价值捕获能力,不像TCP/IP协议那样只能做个默默无闻的基础设施。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以太坊合并后的通缩模型,这招确实高明,让协议本身有了保值能力。
泡沫与新生
父亲总爱用"创造性破坏"来形容科技泡沫。98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时,他正在硅谷工作。那些只靠PPT融资的公司倒下了,但Google、亚马逊这样的真金白银却浴火重生。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不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吗?
老爷子对现在的区块链创业者有个精辟的评价:"他们还是群孩子,等他们开始像成年人一样思考时,区块链才能真正改变世界。"这话虽然直接,但细想确实有道理。技术成熟需要时间,当年互联网从ARPANET到万维网普及,不也花了30多年?
新旧思维的碰撞
有意思的是,老一辈科技人反而更理解区块链的价值。像马克·安德森这样的互联网先驱,现在都成了坚定的加密货币支持者。反倒是某些Web2时代的既得利益者,对新事物总带着批判的眼光。
说到底,技术创新从来都是螺旋上升的。从穿孔卡到云端计算,从局域网到元宇宙,历史的轨迹总是在重复中前进。加密货币或许还要经历几次泡沫和寒冬,但就像我父亲常说的:"好东西总会留下来,只是时间问题。"
Tags:
相关文章
HyperLend:为Hyperliquid生态注入资本活力的关键基建
论坛作为一名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研究员,我不得不感叹:Hyperliquid生态目前正面临着一个令人扼腕的资本效率困境。想象一下,一个交易者手握大把资金,却要像会计一样不停地计算、转移、调配资产,这不是很讽刺吗?这就像开着法拉利却要自己推车一样荒谬。数据显示,超过6亿美元资金在这个生态系统中"睡大觉",其中Unit一家就闲置着5.31亿美元。这些本该在市场上翻江倒海的资金,现在却像被锁在保险箱里一样... ...
【论坛】
阅读更多加密市场风云录:当比特币与山寨币上演王者之争
论坛最近三个月,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"权力游戏"。作为行业老大的比特币,其统治力正悄然松动——市场份额从65%下滑到59%,这在圈内人看来可不是小事。这种感觉就像是NBA总冠军球队开始显露疲态,让其他球队看到了夺冠的希望。山寨币的春天还没真正到来CoinMarketCap的山寨币季指数目前只有44分,距离75分的"旺季"标准还有不小差距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那场狂欢,当时山寨币们就像打了鸡... ...
【论坛】
阅读更多华尔街的新宠:基金代币化为何引爆全球资本热潮
论坛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高盛这份报告时,着实被这组数字震撼到了。基金代币化这个曾经被视为"未来概念"的东西,如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游戏规则。一场悄然而至的金融革命想象一下,23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?要知道在今年1月份,这个市场还只有不到100亿美元的规模。短短6个月就实现了260%的增长,这种增长速度在传统金融领域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我记得去年在纽约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,大多... ...
【论坛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