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企们该业玩游戏恒大杠杆,我当加警惕起式什么
记得前几天我重读《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》时,不禁为这个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的陨落唏嘘不已。这本书原本是想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,但有趣的是,现在回头去看,书中详尽罗列的那些风险警示反倒成了最具价值的"反面教材"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Vitalik在推特上提到的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,总觉得这些企业正在重蹈恒大的覆辙。 恒大的套路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杂技:上市圈钱→发新股→发永续债→资产抵押→拖欠供应商货款。这套"花式融资"组合拳打下来,表面看着光鲜亮丽,实则已经把企业逼到了悬崖边上。更可怕的是,为了维持这个危险的游戏,恒大后续还搞出了一系列骚操作——借钱回购股票拉抬股价,疯狂多元化扩张装点门面。说实话,这种操作在A股市场上可太常见了,就像是在给气球不断打气,却从不想着怎么扎紧开口。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当时国内券商们对恒大趋之若鹜,反倒是高盛这种外资投行一直保持冷静。这不禁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老话:"只有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"现在想想,识别这种企业的风险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财务知识,只要问几个简单问题:它的主业是不是越来越弱?负债是不是越来越高?现金流是不是越来越紧张?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加密市场的财库公司。这些公司的玩法其实和当年的恒大颇有几分神似——通过股票、可转债、债券等方式融资,然后All in加密资产。其中发股票还算相对安全,但如果是直接发债,那风险指数就直线上升了。想象一下,当债务压力来袭时,它们不得不抛售加密资产还债,这很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。 有意思的是,持有以太坊的公司看起来似乎比持有比特币的更安全,因为以太坊质押能带来3%-4%的收益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反而觉得这里面藏着更大的陷阱。以太坊的价格波动会对质押收益产生杠杆效应——币价上涨时双重获利,这种"甜蜜的诱惑"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。 说到这儿,就不得不提某家号称要"持有5%以太坊"的加密公司。每次看到这种豪言壮语,我就想起段永平说过的一段话。这位投资大师说他最怕那些把"进入世界500强"挂在嘴边的公司,因为真正优秀的企业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服务好客户,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实现某些数字目标。 现在这家加密公司准备通过增发股票融资,金额甚至达到了市值的数倍。虽然目前还只是股权融资,但在这种"宏伟目标"的刺激下,我很担心它们会不会逐渐迷失方向,最终走上恒大那条高杠杆的不归路。要知道,在加密市场这个波动性极大的领域,过度杠杆就像是在火山口跳舞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 作为过来人,我想送给这些加密公司一句话:与其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市场占有率数字,不如踏踏实实把现金流管理好。毕竟在这个行业里,活得久比活得好更重要。加密财库公司的"杠杆诱惑"
警惕那些"豪言壮语"的公司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为什么我看好Band Protocol?
- 8号清晨:比特币以太坊操作指南
- 比特币疯牛行情何时休?44444美元只是起点?
- Web3.0革命正在进行时:重庆这场盛会透露了哪些关键信号?
- 市场脉搏 |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
- 从18K到4300万:柴犬币创造的财富神话
- ETH空单精准收割40点,我们的专业团队助您一臂之力
- 太爽了!以太坊暴涨,我们多单精准收割40点利润
- 区块链世界暗流涌动:谁在主宰真正的用户战场?
- 比特币坐过山车:4.4万高点后暴跌,牛市还能持续多久?
- 柴犬币疯狂燃烧:83亿代币灰飞烟灭,价格真能起飞吗?
- 市场博弈白热化:多头真的站稳脚跟了吗?
- 以太坊价格即将上演过山车行情?资深交易员深度剖析
- 当数字艺术遇见人文情怀:我在NFT Taipei看到的未来图景
- CycleX:当传统资产遇见区块链,一场投资革命正在发生
- 比特币站上4.8万美元还是回调?加密市场面临关键抉择
- 投资智慧:睡个好觉比赚大钱更重要
- 比特币ETF时代来临:一个金融老兵眼中的历史性机遇
- Web3教育新篇章:近畿大学黑客松的精彩24小时
- Cartesi生态11月全景:Rollups技术的新纪元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