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急报 > 与F后终极能笑对决x的到最较量双雄,谁

与F后终极能笑对决x的到最较量双雄,谁

2025-09-18 19:07:19 [评测] 来源:链动智选

作为一个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Maker和Frax这两个项目实在太有意思了。每次看到它们的更新动态,都让我想起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大战。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两个DeFi巨头的爱恨情仇。

两大稳定币的前世今生

说到Maker,就不得不提DAI这个"老大哥"级别的稳定币。记得2018年那会儿,大家都被USDT搞得提心吊胆,DAI这种超额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。而Frax这个后起之秀,带着FRAX稳定币和一系列创新产品杀入战场,硬是闯出了一片天。说实话,我最初对Frax是持怀疑态度的,但看着它一步步走到今天,不得不佩服团队的韧性和创新精神。

谁家的"底牌"更硬?

DAI的资产组合就像个谨慎的老银行家,ETH、稳定币加RWA(主要是美国国债),稳得一批。而Frax最近可是动作频频,正在往100%抵押率冲刺,新推出的sFRAX和即将登场的FXB债券都在憋大招。我个人特别喜欢Frax这种不断求变的风格,虽然风险相对高些,但DeFi不就是要玩点刺激的吗?

收益率大战,谁更胜一筹?

现在sFRAX给出6.5%的年化收益,而sDAI是5%。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得提醒新人们,收益率虽然诱人,但也要看看背后的支撑。DAI靠的是实打实的美国国债收益,就像你买了个可靠的理财;而Frax的IORB利率虽然漂亮,但这种新玩法还需要时间检验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不是Frax这么拼,DAI可能还在3%收益率上躺着呢,这就是市场竞争的魅力!

赚钱能力大比拼

Maker简直就是DeFi界的印钞机,8000万美元的年收入看得我眼红。但Frax的多元化收入模式让我眼前一亮——国债、算法做市、流动性质押统统都有,年入2000万美元的成绩单对于一个年轻项目来说相当不错。这就好比一个稳重的老牌企业和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公司,各有各的打法。

治理代币谁更值钱?

MKR13亿美元的市值确实霸气,FXS4.5亿也不算差。不过我得说,投资治理代币就像买彩票,既要看项目基本面,也要赌团队的执行力。我认识的几个老韭菜都更喜欢MKR的稳健,但像我这样的风险爱好者,反而更看好FXS的成长空间。

未来之战,谁能笑到最后?

Maker的Endgame计划确实野心勃勃,又是代币重塑又是AI集成,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。但Frax的Fraxchain和债券产品也不是吃素的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项目起落的老韭菜,我越来越觉得DeFi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,最后能活下来的都是既有创新又懂风控的主儿。

个人心得

虽然我是Frax的"自来水",但不得不承认Maker的实力确实强悍。这就好比你同时喜欢两支球队,心里知道谁更强,但情感上还是偏向自己的心头好。不过投资这事儿,还是得理性看待。建议大家多关注这两个项目的实际进展,毕竟在DeFi世界,今天的王者明天可能就凉了。

最后想问问各位老铁:你们更看好谁?是稳如老狗的Maker,还是锐意进取的Frax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!

(责任编辑:快讯)

推荐文章
  • 10月11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走势深度解读

    10月11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走势深度解读 投资市场就像一场马拉松,选对领跑者、掌握正确方法才是取胜之道。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市场里,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深知控制风险的重要性——它就像开车时的安全带,平时可能觉得多余,关键时刻却能救命。今天,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最新动向。以太坊:高处不胜寒以太坊这几天的走势让人捏把汗。16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就像一道魔咒,每次触碰都会引发剧烈震荡。昨天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晨报:监管风暴下的行业变局与机遇

    区块链晨报:监管风暴下的行业变局与机遇 这个9月的清晨,区块链行业依然热闹非凡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这个领域的人,最近几个月真是见证了太多戏剧性的事件。SBF的牢狱困境SBF的处境越来越不妙了。法院又一次驳回了他的保释申请,看来这位曾经的"加密神童"只能继续在牢房里准备他的辩护了。说实话,看着他父亲Joe Bankman那些索要高薪的邮件被曝光,这出"家族企业"的戏码真是让人唏嘘。斯坦福大学也被卷入其中,不得不退还550万美元的FT... ...[详细]
  • 沉睡6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苏醒:5630万美元资产异动引发市场猜测

    沉睡6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苏醒:5630万美元资产异动引发市场猜测 区块链世界刚刚上演了一出精彩好戏!安全公司PeckShield最新监测显示,一个"沉睡"近6年的比特币地址突然活跃起来,里面躺着2100个比特币,换成现在的价格约值5630万美元。记得2017年10月那个秋天吗?那时候比特币价格还在6000美元左右徘徊。这个神秘地址就是在那个时间点收到了这笔钱,当时价值1180万美元。谁能想到,6年过去,这笔投资竟然翻了快5倍!要我说,这位持有者还真是沉得住气。最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转型周年记:环保成就斐然,但权力游戏正在上演

    以太坊转型周年记:环保成就斐然,但权力游戏正在上演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加密圈都在屏息等待以太坊的史诗级升级吗?2022年9月15日,这个"数字石油"网络完成了从工作量证明(PoW)到权益证明(PoS)的华丽转身。一年过去了,让我们来盘点这场转型带来的惊喜与隐忧。环保先锋,能耗锐减99%说实话,当初看到以太坊要"弃油改电"的消息时,我一度怀疑这只是个营销噱头。但剑桥大学的数据狠狠打了我的脸——这个曾经被称为"能源黑洞"的网络,如今能耗下降了99.... ...[详细]
  • 12.7视频干货分享:把握比特币减半前的黄金买点

    12.7视频干货分享:把握比特币减半前的黄金买点 各位朋友,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们比特币交易中那个神奇的Hash Ribbons指标。说真的,这个指标就像是个老司机,在比特币周线图上指路特别准。那些年,Hash Ribbons教会我们的事记得去年2万美元下方的买入机会吗?那会儿Hash Ribbons给出的信号简直准得让人感动。虽然今年8月它难得失手了一次,但你要知道,这个指标在过去几乎是百发百中的。我现在最关注的是明年4月18日的比特币产量减半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SHIB或将迎来世纪性暴涨?内行人都开始悄悄囤货了

    SHIB或将迎来世纪性暴涨?内行人都开始悄悄囤货了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都快被SHIB刷屏了,这个曾经被戏称为"狗币二号"的神奇币种,最近的表现真是让人大跌眼镜。作为混迹币圈多年的老韭菜,我明显感受到市场对Shiba Inu的热情正在快速升温。说实话,最初我也觉得这不过是个meme币,就跟当年的狗狗币一样。但看到Shibarium二层协议的发展势头后,我的想法开始动摇了。这个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扩张,就像当年以太坊刚起步时的样子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即便在市场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周末震荡走势

  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周末震荡走势 9月17日,我像往常一样盯着电脑屏幕上的K线图,发现BTC和ETH正在经历典型的周末行情。说实话,这种行情让很多投资者都提不起劲来交易,但也藏着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。市场回顾:平静中暗藏玄机昨天早上倒是给了我们一点惊喜,BTC突然拉升到了26900美元附近。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手机提醒响起时,不少交易群里都热闹了起来。可惜好景不长,这波上涨就像夏天的雷阵雨,来得快去得也快,最终又回到了26500美元... ...[详细]
  •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
   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 又到了新的一周,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习惯性地先审视周线级别的整体走势。说实话,现在的行情挺有意思的,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平衡木表演。价格呈现出一派温和反弹的态势,K线连阳的走势虽然力度不算强劲,但附图指标的死叉缩量现象却预示着潜在转机。BTC:温水煮青蛙式的慢牛行情不得不说,比特币最近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日线级别上,那些小阳线就像是在跟我们玩捉迷藏,连阳单阴的形态看似温和,实则... ...[详细]
  • DeFi投资新风向: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逻辑大揭秘

    DeFi投资新风向: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逻辑大揭秘 昨天咱们聊完Foresight Ventures挑选"归零币"的标准,今天咱们来扒一扒他们在DeFi赛道都相中了哪些"潜力股"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他们列出的13个项目清单时,第一反应是:"嘿,这帮人还真不走寻常路!"13个与众不同的DeFi项目这份清单可谓是"非主流"得紧:VELO在OP链上玩VE33模式;GRAIL成了ARB链上的"打新王";JOE在AVAX和ARB上搞价格区间贿选;SOL链上的O... ...[详细]
  • 教育行业老将吴民升:AI时代,我们如何重塑学习的未来?

    教育行业老将吴民升:AI时代,我们如何重塑学习的未来? 说实话,2023年的教育行业就像一场正在解封的马拉松。记得年初的时候,我和几个教育圈的同行聊天,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"转型"这个词。二十大报告里那句"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",在我看来绝不只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业风向标。致学的转型之路:从线下王者到数字先锋说起致学教育的发展历程,我自己都觉得挺有意思的。2014年那会儿,我们还是一家纯粹做线下培训的机构,那时候教室里挤满了求知... ...[详细]